幼有所育 把握哪些要素
0~3岁是儿童发展的关键阶段。建立新时代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,是实现人民群众幼有所育美好向往的重要支撑。近日,国务院办公厅发布《关于促进 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为发展更丰富、更多元、更科学、更优质的养育指导和托育服务提出了要求。发展新时代的婴幼儿照护服务,应把握好以下几点。
家庭为主:为家庭提供支持服务
家庭是婴幼儿成长的最佳场所,父母是婴幼儿最好的照料者。0~3岁是个体与父母建立亲密情感联结的重要时期,熟悉的家庭环境、稳定的照料者有助于婴幼儿形成安全的情感联结,获得足够的安全感。此时,婴幼儿将父母视为“安全基地”,积极而放心地探索未知世界,促进动作、感知觉、认知和社会情感的发展。而过早与父母分离则会导致婴幼儿缺乏安全感,对后期认知、情绪情感和个性品格的发展产生长远的消极影响。
坚持家庭为主对新时代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。首先,要求婴幼儿照护服务以家庭和婴幼儿为中心,从家庭育儿的实际需求和问题出发,提供多元化、多样化的服务,满足不同层次、不同类型的需求。其次,托育服务机构应将家庭指导服务作为机构的应有之意,通过提供科学、个性、丰富、多样的家庭指导服务,拓展业务范围,增长发展潜力。
质量为先:持科学化、高质量发展
对儿童的长期追踪研究表明,婴幼儿时期得到良好的养育,有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,会促进其成年后在健康、教育、婚姻家庭、社会经济等方面获得积极的结果;相反,如果儿童在3岁前经历长时间低质量机构养育,会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长远的不利影响。
社会服务事业的发展应该与经济发展相协调。新时代的婴幼儿照护服务要满足家长对科学养育和美好生活的向往,构建新的支持体系。新时代的托育服务应坚持质量为先的发展理念,走科学化、规范化、高质量发展的道路,坚决避免粗放式、无序化、低质量的发展模式。实现托育服务的高质量发展,要坚持科学指导,坚持儿童优先的原则,尊重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科学规律,坚守安全健康的底线。要在保证婴幼儿营养健康的基础上,创设自然适宜、安全健康的托育环境,提供有助于婴幼儿感知觉、语言、认知和社会情感等发展的丰富刺激,促进婴幼儿大脑及各类感觉器官的成熟与发展。要加强托育服务专业队伍建设,不断提升托育机构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。托育服务专业人员不仅要具备真心关爱儿童的道德情感品质,还要具备卫生保健、营养健康、心理发展、教育辅导等多方面的知识及实践技能。
政策引导:建普惠性、广覆盖服务体系
婴幼儿照护服务是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重要民生事项,是一项造福家庭、造福社会的重要事业,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这决定了其普惠性、公益性的行业特点。
发展新时代的婴幼儿照护服务,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,整合各方面的资源,推动建立普惠、可及、便捷的服务体系。
要优先关注处境不利地区和不利儿童的早期发展问题,为其提供有质量的托育服务和家庭养育指导。研究表明,社会经济地位弱势的儿童能从高质量的早期教育中获益更多。对于农村、偏远和贫困地区,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儿童早期发展服务项目开展指导服务,改善婴幼儿的营养健康和身心发展状况,保证托育服务的公益性和公平性。
要加大对社区、单位举办的普惠性托育服务的支持扶持力度,通过多种形式扩大托育服务的覆盖面。社区是儿童和家庭活动的主要场所,是贯通社会服务最后一公里的主阵地。大力发展社区托育服务,可以有效提升服务便捷性、可及性。另外,工作单位是很多人生活中的另一个“社区”。因此,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开展福利性的婴幼儿托育服务,有利于进一步增加托育服务资源,提升服务可及性。总之,以社区为基点,配套多样化的婴幼儿照护服务,增加托育服务有效供给,提高普惠水平,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入托难、入托远、入托贵等问题,真正实现幼有所托的美好愿望。
▢北京师范大学 徐群霞 屈智勇